
掃二維碼進入手機版
詳解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結構及處理流程圖 | |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因處理高效、管理方便、不占地表面積成為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常用設備之一。今天,惠州污水處理設備公司——佳佳環保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下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結構及處理流程,趕快來看看吧! 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結構 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主要由格柵井、調節池、調節池提升水泵、A級生物池、O級生物池、沉淀池、消毒池、風機等結構組成。 (1)格柵井 在生活污水進入調節池前設置一道格柵,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軟性纏繞物、較大固顆粒雜物及飄浮物,從而保護后續工作水泵使用壽命并降低系統處理工作負荷。 (2)調節池 生活污水經格柵處理后進入調節池進行水量、水質的調節均化,保證后續生化處理系統水量、水質的均衡、穩定,且對污水中有機物起到一定的降解作用,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和處理效果。 (3)調節池提升水泵 調節池內設置潛水排污泵,經均量,均質的污水提升至后級處理。 (4)A級生物池(缺氧池) 將污水進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內高效生物彈性填料作為細菌載體,靠兼氧微生物將污水中難溶解有機物轉化為可溶解性有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機物,以利于后道O級生物處理池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通過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進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5)O級生物池(生物接觸氧化池) 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較高的有機負荷下,通過附著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種有機物質,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時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 該池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特點。 池中填料采用彈性立體組合填料,該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不結團堵塞。填料在水中自由舒展,對水中氣泡作多層次切割,更相對增加了曝氣效果,填料成籠式安裝,拆卸、檢修方便。 (6)沉淀池(二沉池) 進行固液分離去除生化池中剝落下來的生物膜和懸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凈化。 (7)消毒池 二氧化氯消毒器以氯酸鈉和鹽酸等為原料,經反應器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氯氣體,再經水射器混合形成二氧化氯水溶液,然后投加到被消毒的污水中進入消毒接觸池消毒。 (8)風機 供A/O級生化池、充氧曝氣,攪拌。 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污水處理流程如下: 污水由化糞池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的格柵井,去除顆粒雜物后,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均量,再經液位控制儀傳遞信號,由提升泵送至A級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機物濃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入流O級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好氧生化反應,在此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通過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后,沉淀池上清液流入消毒池,經投加氯片接觸溶解,殺滅水中有害菌種后達標外排。 由格柵截留下的雜物定期裝入小車傾倒至垃圾場,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級生物處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進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運,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再處理。 |
|
|